#41 人類 vs 人工智慧,不完美的可貴 | 人之彼岸 | 永生醫院 | 愛的問題

#41 人類 vs 人工智慧,不完美的可貴 | 人之彼岸 | 永生醫院 | 愛的問題

馬上開始收聽 | Listen Now !

慢生活的朱莉安娜是一個記錄閱讀心得、生活感觸與想法的Podcast頻道。當然,這是一個不設限的Podcast頻道,只要是Juliana感興趣,或是,特別有感觸的主題,都會在這個節目上與你分享。

慢生活的朱莉安娜 #41 人類 vs 人工智慧,不完美的可貴

這一集的節目比較特別,是我第一次想在節目上與你聊一聊小說。我是一個非常愛看小說的人,一開始在做「慢生活的朱莉安娜」這個Podcast節目的時候,就有定位出我想要做說書,但在最初的構想中,並沒有想要做小說的分享。因為,我認為小說具有一定的世界觀和故事性,比較適合沉浸式閱讀,去體驗作者架構出來的世界,和有明確邏輯架構的工具書相比,似乎沒有那麼適合用聲音傳遞。

不過,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說,故事內容和近期崛起的AI話題有關,所以,我就決定來做小說的說書啦!(沒錯,就是這麼的沒有原則!)今天要聊的小說是《人之彼岸》,作者是郝景芳,出版社是遠流,出版年份是2018年,裡面總共收錄了6則和AI有關的故事以及2篇人工智慧的科普文章。

《人之彼岸》的每一個故事都很細緻地描寫了AI發展的可能性以及身為人類的我們在未來充滿人工智慧的世界裡會是什麼樣子的。未來的走向,我們無法100%的準確預測,但總是有跡可循的。因此,《人之彼岸》的每一個故事都很值得回味以及反思。那在這一集的節目裡,我會與你分享當中的兩個故事,當然也會與你分享我的解讀以及想法。當中難免會有劇透,如果不介意的話,再繼續收聽下去囉!

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精彩內容吧!

永生醫院

第一個想要和你聊的是《人之彼岸》當中的第一個故事《永生醫院》。先來簡單地介紹故事劇情,男主患有絕症的母親住進了一家有著「妙手回春」美譽的醫院。有一天,男主回到家中,發現前陣子還躺在醫院的母親居然奇跡般的痊癒,還健朗地站在自己的面前。從那天開始,男主覺得眼前的母親好像有哪裡不同,但又說不上來。於是,他潛入醫院,又聘僱了偵探,想要調查醫院背後的秘密。

《永生醫院》這個故事在標題就已經破題了,說的就是「永生」這件事。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可以知道,回到家中的母親就是個複製人,這家專收絕症病人的醫院也並沒有什麼妙手回春的本事,而是運用科技的力量將奄奄一息的病人,透過基因複製生成一個一模一樣、活生生的人。新生成的人會回到原本的家庭生活當中,而原本破敗的殘軀本人則會被醫院悄悄地焚化。

那問題就來囉!你覺得這個新生成的人,為了不拗口,接下來,我都會說「新人」。你覺得新人還是原本的人嗎?在《永生醫院》的故事裡有提到,人身上的每個細胞,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汰舊換新,根據這個理論,現在的你早就已經不是一年前的你了,但你不會這麼認為,對吧?這是由於我們的記憶和思想雖然每天都有所變化,卻不會從物理的世界中消失,甚至可以說,我們的記憶和思想是不會受到任何的物理限制的。

在《永生醫院》的故事中,從醫院回到家中的複製母親,不論是脾氣、記憶還是臉上的痣都和男主印象中的母親出入一(),沒有絲毫的不同。可是,當男主想起原本病入膏肓的母親早就已經孤零零地被醫院悄悄焚化處理了,還是會很本能地抗拒接受眼前的母親。如果我們的科技真的已經發展到可以複製一個人的肉體、記憶甚至是情感,你可以接受你自己以這樣的方式延續生命嗎?你可以接受你最愛的家人以及朋友用這樣的方式繼續存活在你的生活中嗎?

在寫這集文字稿的時候,我就有問我的老公,如果我得了絕症,現在有個方法可以延續我的生命,不過,從醫院出來陪伴在身邊的,就再也不是原來的我,而是全新卻和原本一模一樣的我,你會接受嗎?我的老公幾乎思考了不到十秒就說「會」,就算他明確地知道眼前的是新人,但至少他可以不用承受失去我的悲傷。那我的答案呢?應該也是一樣的。

在《永生醫院》的故事中,男主原本想要透過媒體和法律的手段來控訴醫院的詐騙行為。因為,醫院並不是真的將絕症病人給治好,而是換了一個全新的複製人送回給病人家屬嘛!但是,醫院的幕後黑手,也就是總裁是這麼表示的:「不管這些新人是真人還是假人,過不了多長的時間,他們就變成真的人了。周圍的人會認定這是自己一直以來都認識的對方,這個人得過絕症,但現在好端端的活著。更重要的是,已經有很多很多的家庭都接受了新人,如果,有人說出事情的真相,不就等於打破這些家庭所相信的幸福嗎?」聽到這裡,你會仍然想要伸張心中的正義,無視不知情卻沉浸在失而復得的人可能會受到打擊的心情,還是就此沉默讓醫院持續用類似詐騙的手法獲利呢?

再來就是我在剛才有說到,假如我的老公,或是我的家人好了,只要是人,我們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會經過生老病死,但為了避免失去某個人,我可以接受對方以新人的方式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嘛!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蠻恐怖的一件事喔!那就是我們還是會經歷生病的階段,卻永遠不會從世界上消失,如此一來,說不定在你身邊的人早就不是最初的對方了。這樣一想,是不是就覺得細思極恐了呢?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話題離我們都還太遙遠,那我說一個在《永生醫院》的故事裡不是主軸卻離我們非常近的一件事吧!那就是故事裡的醫院也並非人人都可以獲得相等的待遇,而是有錢人優先的世界。因為,這家醫院號稱「專治絕症」,只收快死了,同時,家屬不計成本想要治療的病人,可想而知,醫療費必然相當驚人,不是普通老百姓想進就能進的。也就是說,不管是現在還是遙遠的未來,只要還是資本至上的世界,有錢人的生命依然比較金貴,一般人的生命仍然顯得廉價。

這樣聽下來,你覺得醫院的做法是在造福人類,還是在犯罪呢?你覺得男主最終有沒有向大眾揭露醫院的真面目呢?我在這裡就不告訴你真正的結局,如果你有興趣,就去找一找《人之彼岸》這本書來看看吧!

愛的問題

第二個我很喜歡的故事是《愛的問題》。一樣的,我先來簡單地描述一下故事。曾經是人工智慧代言人的林安在家中遇刺,變成了植物人,而案發現場卻只有他發明的人工智慧超級管家陳達。然而,就在社會輿論和大眾關注的焦點都是如何給人工智慧定罪的時候,德爾菲公司,也就是林安的公司搶先提出了訴訟,起訴林安的兒子林山水謀殺了林安。

我很喜歡《愛的問題》這個故事是由於現階段的AI發展已經有大幅進步,不管是什麼問題,只要你懂得使用AI工具,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我在每天早上要決定穿著的時候,會問SIRI當天的天氣;而Chat GPT的崛起,我連出去玩的行程都直接交給它來為我安排。不過,目前的AI都是我們必須對它施展咒語才能獲得對應的結果,在《愛的問題》的故事中,AI的運用早就已經超過這個範疇了。

在《愛的問題》的故事中,人類的情緒、行為都要接受AI的掃描批判,不論你是要去哪裡,如果透過AI掃描後,認為你的情緒、行為不符合進入該場域應有的分數,你就會被AI想方設法地阻止進入。就連故事中負責偵辦林安謀殺案的調查員也是人工智慧,也就是說,人類的所有情緒波動都會被列入人工智慧調查員的調查記錄中,可是,人類卻無法預知AI的想法。

聽起來也很妙吧?你覺得,人工智慧會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情感嗎?如果你是被AI打分數的人,倘若你的分數是不及格的,你會懷疑是AI的誤判,還是相信自己確實沒有達到及格線呢?在《愛的問題》的故事中,還有一個人物是林安的女兒,也就是林山水的妹妹——林草木。在故事中,林草木正在準備情緒測試。

什麼是情緒測試呢?在《愛的故事》的世界觀中,所有的人類都必須接受情緒測試,只有通過情緒測試的人,才能進行升學考試、升職加薪、邁入婚姻,就連有沒有資格成為母親,都要以測試為準。聽起來超級可怕吧?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考試合格的分數是如何定義的?尤其是選擇題和是非題以外的題型,這些題型通常會是開放式的,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100%的答案啊!像我以前在考歷史的問答題,我幾乎是一字不落的把答案給背下來。因為,我無法確定批改考卷的老師究竟是用怎樣的標準在批改問答題和給分數。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認同人工智慧的邏輯會比人類來得精準吧?畢竟,AI是不會受到情感影響的。但是,你可以接受你要升學或是求職,你的面試官是個冷冰冰的人工智慧嗎?他不會對你的任何情感和表現力產生共感,你對他而言只是一連串的數據,透過這些數據來決定你是否符合入學或是獲得這份工作。不論結果如何,這都是AI經過絕對理性計算後的結果,你可以接受你的人生方向都是由AI決定的嗎?

當我們的社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再也不是有需求才尋求AI的協助,而是AI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正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了。目前,人類和AI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擁有複雜的情感,而AI對於情感一無所知。而且,人類是非常奇妙的,就連一個杯子用久了,當這個杯子被打破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有點傷感。人類會對長期接觸的人事物產生情感連結和依賴,在這個前提下,完全摒棄情感,做出絕對正確的選擇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

人類的掙扎在於相信AI的理性判斷,卻深陷自身情感的糾結,而AI無法明白人類為何不選擇最理性、最正確的選項。《愛的問題》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人類和人工智慧間的差異,裡面當然也有不少的陰謀論,但我就不在節目中說出來囉!故事很精彩,就留給有興趣的人去找來自行品味囉!

人類 vs 人工智慧

聊過了《永生醫院》和《愛的問題》這兩個故事,我還想和你聊一聊《人之彼岸》一書中有提到的,關於人工智慧的科普文章內容。在最近,Chat GPT的崛起也開啟了「人類會不會被AI取代」的話題嘛!對於這點,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呢?你是認為AI能讓世界更美好的那一派人,還是認為超級AI非常有可能毀滅人類的那一派呢?

我想,認為AI有可能毀滅人類的那一派,所擔心的應該都是害怕AI會覺醒,擁有了自主意識,接著厭倦被人類奴役的生活,進而產生對自由的嚮往,而想要和人類一決高下,最終屠殺或是統治人類吧?但是,這些可怕的未來想象都建立在AI會像人類般思考的前提下。那究竟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產生能夠思考的智慧呢?在《人之彼岸》一書中有提到,人類的心智系統包含了「感知」「情緒」「情感」「動機」以及「社交」,我們先把這些功能想象成不同的模組,那人工智慧的思維方式更接近哪些模組呢?

一、感知

我們先從「感知」說起吧!人類的感知來自於看、聽、聞、嚐、摸,也就是來自我們的五官感受,透過這些感受,大腦就建立出一幅世界圖像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不僅如此,我們還能透過這些感知延伸建立出主觀的感覺,例如:美味的體驗、覺得賞心悅目的畫面等等,屬於從物理到心理的轉化。但是,即便是能和我們處於同個物理空間的AI機器人卻做不到這一點。它們能做到的是接收、加工以及輸出並不會從中產生任何的主觀感受。它們可以輕易地解析世界的組成成分,卻不會認為眼前的東西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這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其中一個差別。

二、情緒

再來,我們聊一聊「情緒」。情緒的模組在書中的描述蠻特別的,情緒對於人類來說,就像是桌面的「快捷方式」。當情緒來臨時,人類不需要在大腦皮層花時間思考,而是直接快速行動。例如:當我們看到好笑的迷因,我們不需要先判斷這個迷因好不好笑,而是會直接笑出來;當我們遇到難過的事情,我們也不需要先評斷這件事情是不是一件悲傷的事,而是會直接掉眼淚。情緒對人類來說,是本能。

那人工智慧會有情緒嗎?理論上,只要AI工程師把「情緒」這套自動反應的程式餵給AI,AI也是可以有情緒的。不過,有情緒反應的AI並不代表它有了主觀感受,充其量只是它接收了某個觸發關鍵而表現出對應的情緒。另外一點是,我們有必要讓AI擁有情緒嗎?情緒的一大特點就是容易產生錯誤,例如:老師的批評可能引起學生的憤怒或是沮喪的反應,進而影響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很顯然,這樣的情緒會降低學習效率。人工智慧講求的是精準,那情緒就不會是AI需要擁有的一個思維模組了。

三、情感

第三個要聊的是「情感」。人類的情感可分成親情、友情和愛情,書中在這個部分主要討論的是親情和愛情。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情感都和基因保存以及複製有關,也就是繁衍子嗣。假如,人類不是兩性基因生殖,而是無性分裂生殖,那或許人類就不再需要愛情和親情了吧?(對於這點,我先打個問號)書中提到的是,在這個以結合繁育為目標的過程,當然不全然只有繁殖,還會有人格的互相認可以及人性的互相信任,但這依然是建立在繁衍基礎上的昇華。

那目前的人工智慧並不具有獨立的人格,因此,倘若人工智慧之間能互相交流(在這裡,我們先不談論人工智慧和人類談戀愛的可能)我們focus在人工智慧之間的交流喔!它們並不是自然生物演化的存在,自然也就不會需要繁衍後代來將自身的基因保存下去,以此為基礎的話,人工智慧就不太可能會產生人類所擁有的情感依附,頂多就是思想上的交流。

四、動機

接下來要聊到的是「動機」模組,你也可以將這部分的心智理解為「慾望」。慾望往往是人類行動的理由,例如:餓了想吃飯、睏了想睡覺、青春期想戀愛、成年後想賺錢、出人頭地等等,無論是自發的,還是社會框架給你的,你都會知道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可是,人工智慧並不知道行動的理由。

AI的所有行動都是工程師賦予的命令推動的。這和人類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了。而且,目前已知的人工智慧都會有工程師所設定的目標,譬如:Chat GPT作為聊天機器人,它的目標就是有問必答;Midjourney作為圖像生成機器人,它的目標就是生成圖像,它們只是根據指令達成目標而不會主動去做任何目標之外的事情。

五、社交

最後一個要聊的心智系統是「社交」。人類和很多生物的基因相似度都非常的高,我們只差了一點點的基因就有可能是一隻猩猩或是一根香蕉。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和猩猩的相似度那麼高,為什麼我們和猩猩的發展會有那麼大的不同呢?在書中提到的,人類的智力進步更大程度上來源於社會選擇,分別是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以及靈活的心理適應性

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就是能依據他人的心理做出判斷,例如:你們一大群朋友出遊,當中的情侶朋友之間的互動不像以往親密,你就會猜想他們是不是吵架了,對吧?這種猜想的能力對人類來說再正常不過了,雖然有些猜想是有跡可循的,有些猜想則是捕風捉影,但不管怎麼講,只要是人類,都會有理解他人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對人工智慧來說卻是很難的。這是因為這樣的能力是需要大量不同意圖的樣本,大量真實的社交以及具有善意或是惡意的互動才能產生的回饋數據。

那什麼是靈活的心理適應性呢?書中提到的是,人類會根據周圍的人以及身處的文化來調整自己認知的能力。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所接觸到的認知都來自於父母,可是一旦我們走進校園,我們會認識來自不同家庭的同儕,彼此進行交流而產生不同於父母的認知並形成新的文化群體,這個過程就來自於社交。人類是會透過社交來互相調整,互相適應的物種。可是,目前的人工智慧的調整都只來自於人類,它們並沒有形成群體互動參照,自然也不會有獨立的文化調整。

此外,就算人工智慧之間真的交流好了,也不會有主觀的喜好與厭惡,完全是基於程式語言的基礎,並不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AI的社會心理和人類是絕對不同的。除非人類直接對AI下達感知、情緒、情感、社交相關的指令,否則AI仍然不會自主效仿人類。那我們說回AI會不會毀滅人類呢?答案是有可能會,但絕對不是基於人類的思維模式。

原本只是想要簡單地聊一聊《人之彼岸》這本小說後面的AI科普內容,不知不覺就說了那麼多。其實,只要人類在保有情感的情況下,善加利用AI來優化生活,是沒有必要對於超級人工智慧的未來感到恐懼的。說穿了,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工具,而決定工具走向的開關,仍然握在人類的手中。要是哪天人類真的被人工智慧摧毀,我相信,那也是AI接受了人類的指令罷了。

那這一集的節目就來到尾聲囉!聽到這裡,你對AI有怎麼樣的想法呢?可以的話,就到我的Instagram來和我交流一番吧!或是在文章下方留言,我等著你的心得感想喔!

最後,非常感謝你願意在百忙之中收聽慢生活的朱莉安娜,希望你喜歡本期的節目內容。

如果,你覺得本期的節目內容還不錯,期待你能訂閱這個節目,同時,幫我到Apple Podcast給我5顆星加留言,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並收聽這個節目喔!

假如,你是Spotify的用戶,現在也可以在Spotify中留言給我囉!此外,也非常歡迎你將正在收聽的集數轉發到Instagram的限時動態,同時,tag標記我,讓我知道你正在收聽這個節目。

想用行動支持我的話,歡迎點擊資訊欄的贊助連結或是這篇文章的左下角的熱咖啡,只需要1塊錢的美金,你就能成為我的乾爹乾媽,給我一點點購買喉糖的零用錢,讓我能繼續在這裡分享更優質的內容給你。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到慢生活的朱莉安娜的Instagram和我互動囉!假如,你想和我互動卻很害羞,你也可以私訊給我喔!歡迎來找我!

我是Juliana,期待與你的再次相遇。

最新文章 | Blo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