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 你我都是「他人」,建立剛剛好的親密關係

#35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 你我都是「他人」,建立剛剛好的親密關係

馬上開始收聽 | Listen Now !

慢生活的朱莉安娜是一個記錄閱讀心得、生活感觸與想法的Podcast頻道。當然,這是一個不設限的Podcast頻道,只要是Juliana感興趣,或是,特別有感觸的主題,都會在這個節目上與你分享。

慢生活的朱莉安娜 #35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

前一陣子,我剛看完一本書,書名是《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它的副標是:接受自己的界限,但仍努力汲取人生的可能性;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的勇氣。單看書名,也許還不太知道這本書的內容會是什麼喔!但從副標就能看出這是一本和心理勵志以及人際相處有關的書籍。

身而為人,在我們的一生終會遇到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人,同時,與這些人產生或大或小的生命連結,也可以理解成「人際關係」是我們怎麼樣也逃不掉的「生命課題」。既然逃不掉,那如何在這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適合以及能讓人感到舒適的位置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不少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觀念,而在實際閱讀以及消化過後,我覺得這些觀念其實蠻受用的,所以,就有了這一集的節目囉!

邊界感:薄弱 vs 清晰

在聊到《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這本書的內容之前,我想先來和你聊一聊「邊界感」。我覺得「邊界感」這一個詞彙在近年來還蠻盛行的,因此,我相信你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了。不過,以防有部分的聽眾可能對於「邊界感」一詞還有些陌生,我在這裡就稍微地說明一下什麼是邊界感。

邊界感指的是在人際關係中,不論是情感上還是行為上都能與他人分離並保有自主權和自主性的能力。說得白話一點就是:你的事情關我屁事,我的事情關你屁事。(嗯……不知道我這樣說,會不會又有點太白話了呢?)雖然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冷漠又不近人情卻極為重要喔!明確的邊界感能幫助我們辨別哪些東西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情感以及需求,而哪些東西則是源自外界和他人的影響。

說到這裡,我就想問一問,你是一個邊界感很清晰的人,還是邊界感很薄弱的人呢?我自認自己是一個邊界感還算清晰的人。因為,假如是一個不太熟悉的人或完全是一個陌生人和我搭話,問我:住哪裡啊?做什麼工作啊?一個月賺多少錢啊?家中有幾個兄弟姐妹啊?這種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我的心裡OS都是「我明明就和你不熟,這些東西關你屁事啊!」,但是,基於禮貌和客套,我還是會勉為其難地回答。唉……說著說著,我怎麼覺得自己好難相處啊?

不過,如果我面對的是我的家人,我的「邊界感」就會變得非常薄弱。簡單來說,我的個人意願還蠻容易受到家人的需求或是期望所影響的,而導致我可能在做某些決定的時候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即便我的家人並沒有明確地表達他們的想法,但我就是會自我預判他們可能會有的想法,甚至因此而失去自我邊界,做出完全不符合自我意願的決定後又在心裡耿耿於懷喔!

那這樣的情感與行為就是邊界感很薄弱的人會有的表現。相較於自己的情感以及需求,邊界感比較薄弱的人往往會優先對他人的情緒以及行為負責,甚至反過來期待他人也能對自己的情感以及需求付出相對的責任。他們渴望能透過與他人的連結獲得認同,同時,又時刻害怕結果不如預期而導致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感到失望和受傷。

與邊界感薄弱的人相反,邊界感清晰的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他們的自我決定感強烈,會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劃上原則以及負起責任,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界線範圍,因此,能在尊重他人和保護自己的狀態下表達自我。這也是為什麼相較於邊界感薄弱的人,邊界感清晰的人更能在人際關係中建立出健康的相處模式。

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是「他人」

在《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這本書當中就有一個和邊界感有關的概念,那就是: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是「他人」。不僅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還包括了身邊親近的人,不管是你的朋友、你的熟人,甚至是你的家人,全部都概括在「他人」的範圍裡。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蠻有「疏離感」的呢?但,要建立一段健康的人際互動卻特別需要「剛剛好的疏離感」喔!

像我在前面就有提到的,當我遇到家人的時候,我的邊界感會變得特別薄弱,那正是由於我沒有將家人視作他人所造成的。我想,大部分的人可能會有著和我一樣的想法,覺得家人就是血濃於水,不可分割,要將如此親密的家人視作他人,簡直是在為難人。可是,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見解。

因為,只有當我們將家人也視作他人,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與對方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你不妨想一下,當你打從心裡就認定你的家人一定有著和自己相同的想法和感受,那當對方的表現和你預期的結果有所出入,你是不是就會覺得很受傷呢?像我以前就蠻常有這樣的感受喔!我會覺得明明是和我相處最久的家人,為什麼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而他們卻完全不能同理我的想法呢?後來,我才了解到這種希望對方和自己擁有相同感受的想法是一種蠻不切實際的「過度期待」喔!畢竟,他們不是我,怎麼可能會和我擁有一模一樣的想法呢?我媽很常這麼和我說喔!如果這世界上有著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那其中有一個就是多餘的。

在《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這本書當中,我覺得有一段內容也蠻有趣的。書中提到,家人以外的所有人際關係,都是以互相不了解為前提,再從此變得親密,在慢慢縮短的距離當中逐漸減少了「不了解的部分」,而家人卻正好是個例外。只有家人之間的關係,是從(自以為)對彼此很了解開始出發,然後逐漸產生「距離」,進而才發現自己其實不了解對方。這樣的情況,尤其常見於親子關係當中喔!

這也是為什麼親子關係總是難以找到能讓彼此都感到舒適的甜蜜點。如果是朋友間的關係,就會是從遠離的狀態下開始接近,然後互相摸索出不會過於接近的適當距離。要是兩個人沒有辦法達成共識,那就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從此回到原本的遠離狀態。然而,要從親密的家人關係中,找到既能保持距離又能保有親密關係的位置就相對困難了,畢竟,我們從出生以來就這麼地貼近彼此,並不能像朋友般輕易地說散就散。

那在家人間的親密關係中保有「他人」的概念就極為重要囉!即便,父母與孩子不是「外人」,但也是擁有各自不同想法及感受的「他人」,所以,對方無法百分之百接受以及了解自己都是很正常的。或許,你還是會覺得「他人」的這個概念充滿了「疏離感」,然而,這個概念並不是要否定家人在情感上的連結,而是希望你能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然也會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以及思考方式囉!

雖然,我在前面不斷地提到,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包括家人都是「他人」,卻不表示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能理解你喔!儘管,我們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會無法百分之百地傳達給對方,但是,也請你不要把這當成是「放棄」表達自我的「理由」。畢竟,當你放棄表達自我,就更不可能有人能理解你了啊!

在《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一書中有提到,想要在人際關係中找到最舒適的位置,就是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因為,只要我們有了「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這樣的念頭,我們就會長出一顆「容易受傷的心」。欸……沒錯!就是這麼誇張,我已經親身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了,而現在的我呢,也正在學習克服對於表達自我的恐懼,我沒有因此而放棄表達自己,同時,我也會勇敢地面對並接受有可能會無法獲得他人認同的自己喔!

我想,要在人際關係中拿捏好距離,都會是你我的人生中一大課題,就像書中說的:沒有人的人生是不會受傷的,然而,我們是有力量能讓自己慢慢變強的。願把節目收聽到這裡的你,能接受自己的脆弱,不再要求他人認同你的一切並把握每一個能表達自我的機會,慢慢在人際關係中找到屬於你的舒適位置。

最後,非常感謝你願意在百忙之中收聽慢生活的朱莉安娜,希望你喜歡本期的節目內容。

如果,你覺得本期的節目內容還不錯,期待你能訂閱這個節目,同時,幫我到Apple Podcast給我5顆星加留言,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並收聽這個節目喔!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也想邀請你,把你正在收聽的集數截圖並發到限時動態,同時,tag標記我,讓我知道你正在收聽這個節目。

想用行動支持我的話,歡迎點擊資訊欄的贊助連結或是這篇文章的左下角的熱咖啡,只需要1塊錢的美金,你就能成為我的乾爹乾媽,給我一點點購買喉糖的零用錢,讓我能繼續在這裡分享更優質的內容給你。

想關注更多的動態,歡迎搜尋慢生活的朱莉安娜FacebookInstagram,有任何想聽的主題或是內容,都可以和我說喔!

我是Juliana,期待與你的再次相遇。

最新文章 | Blo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